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三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接受某电视台的采访,我提到在这样的地形地貌发生的地震,很可能形成堰塞湖。事后记者还打电话来问我,“堰塞湖”这几个字怎么写,是什么意思。以后某大报刊登了对堰塞湖的解释,却只列了“火山堰塞湖”而没有“地震堰塞湖”。直到有关唐家山堰塞湖成为灾区的重大隐患,堰塞湖才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

并非我有先见之明,其实只是简单地重复历史现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发生7.5级地震,强烈的山崩使岷江断流,形成巨大的堰塞湖。10月9日,堰塞湖崩溃,积水奔腾而下,所得之处,庐舍荡然,人畜无存,事先仅灌县境内捞获的尸体就有4000多具。

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带,完全可能重演历史的一幕。灾害后震区又连续降雨,堰塞湖的险情迫在眉睫。即使因通讯断绝,一时无法了解灾区的具体情况,历史的教训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其实这类地地质灾害在川西高原已发生过多次,不少“海子”都是地震的产物,都是当初的堰塞湖,而那些地震往往见于文献记载。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也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家。从汉代至清代,见于记载的地震有8000余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600多次,其中明代以来(1368年后)的大地震除了青藏高原外很少遗漏。见于正史、政书、类书、地方志、碑刻、笔记、日记、游记、诗文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记录,不仅包括地震的破坏程度、波及范围、造成后果,还涉及震前(前兆)现象、防震知识,以及对地震成因的探讨。尽管其中部分记载不尽可信,也包含着一些迷信成分,有的材料有人为的夸大或缩小,但只要认真分析,按科学大批量去伪存真,就能获得举世无双的珍贵的系列史料。

正是有了这样的史料基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早已编成了《中国历史地震图集》3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6年,1990年),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了《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不无遗憾的是,这些凝聚了历史智慧和经验的成果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在大震发生后才被查阅或提及,而平时却少人问津。

尽管地震至今还无法正确预报,但只要重视历史经验,吸取先民的智慧,一定程度的防灾减灾还是可能做到的。

例如,在清时期地震震中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四川西部密集分布着一个个震中。在《中国历史地震图集·清时期》中可以查到:

顺治十四年三月初八(1657年4月21日),四川威州、茂州、汶川发生6.5级地震,震中在今汶川一带。

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1713年9月4日)四川茂州北发生7级地震,震中在今茂汶县北。

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1748年2月23日)四川汶川附近发生6级地震,震中在今汶川一带。

如果再加上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和三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这一带在三百多年间已经发生过5次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其中3次在7级以上。尽管我们还无法预测下一次地震会在何时发生,也难以确定下一次地震会有多大的等级和烈度,但至少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强烈地震的多发地区,迟早会发生新的一次地震,因此必须随时警惕,特别是在出现了可疑的前兆以后。在这一地区要随时做好防震、防大震以至特大地震的准备工作,所有的建筑物都应作防震处理,重要的公共建筑应按防御最高震级的标准设计施工。而且,有些重要设施根本就不应该建在那里,居住在一些高危区域的人口应该疏散迁移。如果在新的一次大地震发生前就这样做了,绝大部分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在当地稍作调查,可以发现更多先民的智慧。同样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有的村落早已不复存在,有的村落却始终延续;一些木结构建筑能经强震而基本完好,有些用原始方法建成的羌寨巍然独存。如果我们的视野扩展到其他地震多发地区,同样能发现当地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防灾手段,显示了先民的智慧,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历史经验。

话题:



0

推荐

葛剑雄

葛剑雄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