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布以后,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也引来了不少质疑甚至批评的声音。其实,从发布者的身分和证据看,这一结论无疑是确实的。而且,多数质疑的来源也是因为已公布的证据还不够完整,这在考古发掘没有全部结束前不足为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发布过程本身的缺陷,而这却是可以避免的。

例如,我在去年12月30日的中国新闻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为收缴曹操墓内被盗、遗失文物,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发布联合通告,通告的起草人、安丰乡(曹操墓所在地)派出所所长王国平称,派出所曾追回“上有题刻‘魏武王常所用格上挌虎大刀’石牌一块;上有题刻‘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枕一块”。

但同一天的大洋网上却有《广州日报》的专访,“仍在紧张进行墓室清理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专家尚金山明确回应,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铭文的石牌是他亲自发掘出来的”,“一共有50多块,其中4块刻有‘魏武王’字样,而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一块是最完整的”。

我们自然应该相信考古专家的第一手信息,那位派出所所长显然是张冠李戴,但由此而引起外界怀疑这一重要证据的真实性实属正常。

据介绍,这座古墓已经发掘了一年。外界或许以为时间够长了,实际上,就考古发掘而言,时间并不算长。何况当事人也承认,目前已经发掘的是两座墓中较大的二号墓,一号墓则因气候原因还没有发掘。有关考古专家还称,又发现了新的证据,但目前还不能公布。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等第二座墓也完成发掘整理、待证据更充分完整了再公布呢?联系到此次公布过程中某些并不规范的做法,我不能不推测,这样做并非完全出于考古或文物本身的原因,或者说并非相关专家学者自己的选择。本来,曹操墓存在已一千七百多年了,对曹墓的探索也已有多年,如果等发掘整理全部结束,专家学者经过充分的论证,撰写出正式的发掘报告后再公布,不是更妥当吗?无论从保护和安全的角度看,还是从收缴已被盗或散失的墓内文物看,都是不公布有利,至少可以节省大量警力和安保人员,降低收缴征集的成本。某位当事专家声称“谁不相信可以自己来看”,请问现在到了自由参观或考察的时间吗?人家真的来了,你能让他们进墓或亲手鉴定文物吗?

我推测的一方面因素,是要将这项成果列入2009年的某项纪录,或赶在2009年结束前完成某项手续,或将它计入2009年的某类成就。但只是推测而已,或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几乎与消息发布同时出现的一些声音,使我对另一方面因素的推测颇有自信,那就是地方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已经捷足先登,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表示,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一个集文物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曹操高陵博物馆。最终,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无论从哪方面看,市长的计划未免太匆促了,因为如果没有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和上级政府的支持,如果仅仅只有目前已经披露的考古发现,如果没有巨额投资,这样的目标只是一厢情愿。

更有一位“历史学者”宣称,曹操墓如得到旅游开发,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的收益。刚看到这条消息,我颇惊异于这位历史学者居然如此精通旅游经济,并能预测出具体数据。看完报道,不禁为他的预言担忧——原来他只是做了一道简单不过的算术:按去年“五一”和“十一”假期安阳市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可以平均计算,安阳在黄金假期里,从每个旅游者的腰包里赚取了214.8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接待人数在200万上下。”问题是,曹操墓能成为第二个兵马俑吗?并不是所有的古墓或文物都具有观赏价值,也不是文物价值越高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或者卖更高价的门票。几乎空无一物的曹操墓室会有成百数千的兵马俑那样的宏伟气势吗?经多次盗掘又经此次彻底发掘的曹操墓会有主体至今隐藏地下的秦始皇陵那样的神秘魅力吗?安阳有西安那样高的知名度和那么丰富的旅游资源吗?

话题:



0

推荐

葛剑雄

葛剑雄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