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去年3月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我在联组发言中向中央领导汇报了学术腐败猖獗的例子,在另一次会上又向另一位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长汇报了有关情况。会后不久,教育部长专门召开座谈会,宣布对学术腐败要零容忍。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在教育界,以为有了部长立场如此鲜明,态度如此坚决,学术腐败即使不能全部根除,也会受到严惩痛击。教育部即使不敢打老虎,也得拍几个比较大的苍蝇,以起到杀鸡警猴的效果。一年快满了,除了不久前听说教育部部成立了一个包括几个司局单位在内的协调机构外,还没有看到什么举措,更没有什么看得见的效果。

一种可能,是在部长表态的震慑下,学术腐败分子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胆大妄为。要真是这样,实为学术界之幸,国家之福。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近一年来仅见于媒体曝光的有学术腐败之嫌的校长、院长就不止一人,在网上被揭发的更多,将材料寄到我这里的也有好几份。何况还有部长讲话之前就积累下来的,也就是部长“零容忍”的直接对象。可见如果部长容忍百分之九十九,至少也得不容忍百分之一吧!

那么,就只有另一种可能,即部长零作为。

这样的说法或许太绝对了,因为此后教育部也开过会,发过文,去年还成立协调机构,不过此后并未见到下文。或许该机构已经在内部做了不少工作,那我们也只能说,到目前为止,对学术腐败还是零效果,或者零可见效果。

其实,早在部长表态发表之初,媒体已有质疑之声,教育界在欣喜之余也为部长捏了一把汗。因为大家都明白,学术腐败已由肌肤侵入骨髓,积重难返,再有雷霆之力,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再说,对某些学术腐败现象和涉及的人物,即使部长不能容忍,也奈何不得。例如,部属高校的一部分书记、校长都是副部级干部,是由中组部或国务院任命的;地方大学的书记、校长都是省(区)管的厅局级干部;教育部动不得。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部可以无所作为,至少可以查清事实,对学术腐败行为、事件和人物定性,予以公布,表明态度。现在多数纪检和监察部门往往以无法认定学术腐败为由,不受理这方面的举报。如果某位有学术腐败行为的校长被教育部确定其某项成果、某篇论文属剽窃抄袭,并公开宣布,他(她)的校长宝座无论如何也坐不住。

只要大家看到了部长不容忍的表现,就一定会对身边的学术腐败采取不容忍的态度,上下配合,积以时日,最终就离零容忍不远了。

话题:



0

推荐

葛剑雄

葛剑雄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