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古代就有后羿射日的传说:天上出现了九个太阳,大地被晒得火热,庄稼枯焦,人畜饥渴,最后由后羿射灭八个太阳,一切才恢复正常。这个神话实际是先民对长时期、大范围干旱的记忆,反映了根除旱灾的愿望。

现存史料中对旱灾的记载从未间断,《竹书纪年》载商汤时连年大旱,大致发生在公元前16世纪。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这2155年间,较大范围的干旱发生了千余次。这是由于中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逐年间的季风不稳定造成了大范围的干旱频繁发生。加上占今国土一半的西北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本来就不足,一遇旱灾雪上加霜,后果更加严重。就是在东南季风湿润地区,也常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和不同长度的旱期。

在诸多自然灾害中,大范围的连续干旱为害最烈,往往造成大批人畜死亡。对干旱会持续多久,即使到今天也无法准确预报。因此在旱象初显时,人们都会有侥幸心理,不会放弃农业生产,也不会减少饲养的牲口,更不会轻易逃离家乡。一旦长期无雨,农作物无法生长时,人畜用水也难以保证。等到存粮耗尽,饥渴难忍的人开始外逃,但往往已经走不动,走不远,最终倒毙途中。求生无望的灾民中往往会出现人相食、易子而食的惨象。官府即使能筹集到赈灾粮,也会因缺乏运输工具和人力,难以深入灾区,更不可能向灾区供水。长期旱灾和人畜大量死亡,还会引发蝗灾,爆发传染病。大范围的持续旱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引起社会动乱、民众暴动的重要因素。

例如,明朝崇祯后期(七年至十六年,1634-1643年)发生了近500年间持续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的大旱灾。旱情最重时,遍及今山东、河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甘肃,而陕西、山西、河南最为严重。黄河断流,沁水枯竭,洛水深不盈尺,井枯川竭,蝗灾相继,瘟疫流行,树皮剥尽,野草挖光,赤地千里,十室九空,饿殍载道,哀鸿遍地,人相食的惨象比比皆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为首的暴动就是在这样的大灾中发生的。

又如,清光绪二年至六年(1876-1880年)的大旱几乎遍及北方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安徽等省北部。因其中丁丑、戊寅两年灾情最重,山西、河南受害最烈,被称为“丁戊奇荒”或“晋豫奇荒”。估计山西人口损失近半,死亡800余万;河南人口损失超过20%,死亡700多万;陕西人口损失200多万;五省合计损失约2300万,是中国灾害史上一场空前浩劫。

对旱灾本身,历代统治者无能为力,只能“求雨”,往往由皇帝亲自斋戒祷告,乞求上天大发慈悲,及时降雨。民间也用各种方式祭拜求雨。由于运输困难,比较有效的救灾措施是移民就食、就水,即将灾区人畜转移到能供粮供水的地方。隋、唐建都关中,但即使在正常年景,关中也离不开关东的粮食供应,一旦关中发生旱灾和饥荒,由黄河、渭河溯流而上的粮食运输更加困难,缺水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隋文帝与唐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都曾迁居洛阳,往往还带上文武百官和关中的百姓“就食”,以便就近获得粮食供应和改善用水条件。

直到近代,“就食”还是救灾的重要手段。1920年,华北发生特大旱灾,严重的灾情与“丁戊奇荒”相似。但山西的死亡人口大幅度减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山西往河北、山东的铁路已经通车,既能运入救灾粮,又使大批灾民能被外迁就食。

现在有了现代化的交通条件和运输手段,在西南旱区,粮食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灾民不必外出“就食”。但要长期给灾区输水,不仅运输量大,而且随着旱情的扩大和持续,一些地区的水源即将枯竭。如据国家防总秘书长刘宁介绍,云南的蓄水到5月就会用完,那时就得组织灾民外迁“就水”。这一方面是不得已的,另一方面也是比较有效的。现在每位灾民每天要供应20公斤水,一部分甚至要从几百公里之外运去,成本之高,可想而知。而且长此以往,灾民的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差。如果灾民迁至水源地一带生活,尽管也会产生一些不便,却兼有节约与改善灾民生活之效。

其实,“就水”的原理应该贯穿于干旱地区的总体规范。这次大旱固然是天灾,也未必没有人为因素的影响。西南一些地方属岩溶地貌,普遍是石灰岩结构,渗透性强,不易蓄水保水。地下水虽然丰富,却大多深入溶洞,汇成暗河,丰欠悬殊,不便利用。不少地方是高原深谷,看得见谷底的河流却用不到水。由于地形复杂,有些地方干热异常,蒸发量大。在制订当地的总体规划和确定具体的产业规模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特别是要考虑“就水”的原理,保证就近获得生产和生活用水,并且要根据水源水量来控制人口(包括外来游客等)总量和生产规模。还要选择合适的作物、产业和生产方式,不能只讲经济效益和规模经营,也不能盲目扩大旅游规模。

灾害过后,应该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纠正不合理的人口和产业配置,结合城市化、城镇化,调整居民点,向水源靠近;控制耗水产业,适度发展节水产业。对大型水利工程、拦水筑坝要全面规划,全盘综合,慎之又慎。如果平时一贯坚持“就水”、节水,就能避免灾害发生了再长途输水或移民“就水”。

话题:



0

推荐

葛剑雄

葛剑雄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