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冒充残疾人或老人成了少数人参观世博会时不排队的手段,靠一辆轮椅车全家受益。其实这在世博园中已非一日,参观者和媒体记者并非熟视无睹,有在已在网站上披露,有的还附有照片,境外有些媒体也大做文章。但直到有大学生给市领导写信,领导有了明确意见后,才见诸报端。

按理说,国内报道世博会的媒体阵容最强,设施最全,人员最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为什么在世博会上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后,总是要先在网上传播,或者由境外媒体报道,而不能由国内或上海的媒体在第一时间首先报道呢?有时甚至网上或境外已闹得沸沸扬扬,这里却丝纹不动。仅有的反应也往往是针对别人的歪曲报道的否认或解释。

我本来希望,以前那种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不会出现在世博会的报道中,看来还不容易做到。例如,恶意利用主办方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特殊困难参观者的优惠和照顾措施的种种劣行从开园之初就已存在,但在市领导表态之前,看到的只是“秩序井然”的报道。

不错,我们是要展示中国人、上海人的文明礼貌,但对客观上存在的个别人、少数人的不文明礼貌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故意掩饰。何况世博会是个开放的场所,你自己不说,能禁止人家说吗?而且,有些小事不能不难解决,少数人的不良行为也不难纠正,但因为有关方面的报道“负面新闻”,连领导也不知道,没有能及时采取措施,更不可能防患于未然。

有些事虽然只是个别人干的,影响却是很恶劣的。不知为什么,既不报道事实真相,又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却听任网上和境外媒体传播。据说有参观者不听从德国馆工作人员的劝导,还骂人家是“纳粹”。如果是事实,不仅应该将这几个丢中国脸的人一一曝光,还应该根据《治安管理条例》予以处罚,这种行为完全可以在《条例》中对号入座。

世博会对国人文明素质提高的作用,不仅应体现在迎世博的过程中,更应体现在观世博与后世博。如果在世博会初期出现的毛病,到世博中期后期已经改正了,岂不也是好事?但这样的结果不会自然形成,需要国人相互帮助,也需要舆论的引导与监督。就是为了这一目的,报喜不报忧就完成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何况你不报人家在报,只能说明我们缺乏开放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希望再遇到这样的事,不必等领导批示。更希望国人在体验世界文化的同时,对自己的不足有一点自省,多一点自尊,加一点自励。

话题:



0

推荐

葛剑雄

葛剑雄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