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大暴发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尽管政府和民众痛定思痛,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无锡市今年打捞到的蓝藻已从去年的19万吨减少到了5万多吨,太湖的水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这一事件并没有划上句号,既有近忧,也有远虑。

蓝藻暴发当然有外因——去年入夏后太湖水位降至50年来的最低点,加上连续高温少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加剧。但根本的原因还是长期、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太湖,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的结果,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急剧增加的工业废水所所造成的污染。

那些造成污染的产业曾经给太湖周围地区带来数以亿计的财富,使当地的人均GDP大幅度增长,也使大片农村迅速发展为城市,这一带完全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群。但二千多年来闻名于世的太湖美景美水已不复存在,一旦外界条件适宜,蓝藻还会暴发,而湖水中的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生物污染物更非短期间可以消除。究竟要花多少钱、多少时间才能使太湖和太湖流域的水环境得完全的恢复?专家似乎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甚至是得不偿失。

问题是,这样的结果并非完成出乎预料。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相关的专家和有识之士早已发出警告,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环保、防止污染的政策和法规,各级环保部门先后设立并执法,公众的揭露和呼吁也不绝于耳,但为什么还是产生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呢?我认为,关键还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当因造成污染所付的补偿或罚款远远低于企业的实际收益时,当蝇头小利或一笔贿金就能使执法部门网开一面时,当利税大户的污染可以得到地方政府默许甚至怂恿时,怎么能指望企业自觉自愿地花钱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即使今天,在肯定各级政府做出的“科学治理、和谐发展”的理性选择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关注,那些污染源是真正消除了,还是暂时销声匿迹,或者转移到了不发达地区,以至有一天蓝藻会在另一个湖、另一条河中暴发。

政府和民众都应该明白,环境保护是要花钱的,治理已经受到污染的环境更是要花大钱,因此肯定要降低发展的速度,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投资,没有捷径可走。这才是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太湖蓝藻暴发就是前车之鉴。

话题:



0

推荐

葛剑雄

葛剑雄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文章